自己曾多次嘗試自製甜點,不管食譜做法再怎麼簡單明嘹,我的手指餅乾就是澎不起來,我的布丁總是軟軟爛爛的,我的松露巧克力甜的膩死人,我的草莓巧克力無論冰多久還是不合,一直呈現分家狀態。 仔細回想,沒有一樣是成功的! 甜點是個更精巧,更深澳的世界,手其實沒很巧的我不太適合~
是不是"不會太甜"的甜點,就是好吃的甜點????? 應該不是吧~
甜點不似熱騰騰的菜肴那麼容易散發食物的味道,得要咬下去才能真正感受優劣。栗子,芋頭,草莓,巧克力經過麵粉,蛋,奶油,香精,酒...的混和後,再經過烘烤,有沒有留下這些食材的特點? 在層層疊疊中,軟脆硬的口感有沒有拿捏好? 不成原型的原料們,在又捏又煮又篩又和又攪又烘又烤後,有沒有美麗優雅平衡的再次展現在眾人面前?
甜點的學問......應該很深很深,我連手指餅乾的做不好,只能依照我心中完美的甜點去琢磨。 但是有鼻子可以聞味道,有眼睛可以看,最重要的還有舌頭可以品嘗,最後吃完還可以有幸福的感覺是當人才有的特權,以很甜和不會太甜來衡量,似乎太小看甜點。
拿起和果子咬下去前,抹茶刷好了沒? 日式甜點很甜,但是仔細一點,可以感覺的出來每樣材料是被仔細的處理融合後,慢慢的溫吞的展現出來~
叉起一口美式起司蛋糕前,咖啡沖好了沒? 美式甜點比較實在。主原料是什麼,就是什麼,吃起來不會囉囉唆唆。
小心翼翼捏起Macaron前,大吉嶺泡好了沒? 法式甜點更深奧更博大精深,什麼都有,什麼都搭,什麼都不奇怪。試了才知喜好。
找個悠閒的下午,去一趟甜點做的很得我心的院子,試試她們的濃情巧克力,蘋果派,戚風蛋糕,再加上熱茶,真的不賴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次造訪院子,試的是她們的蝦醬麵包。 滿滿的舖上新鮮手工剁碎的蝦醬,灑上幾片杏仁片,送入烤箱烤到麵包酥脆,第一口咬下,著時令人驚喜,留下深刻的印象~
過了幾年後,好不容易有時機拜訪,在不變的溫暖空間,新發現無法忘懷的甜點-焦糖布丁
醜醜的黑點是使用正統香草夾的證明~
柔柔的奶香是cream+新鮮雞蛋的最佳組合~
嫩嫩的口感是努力打勻奶蛋mixer和烘烤合宜的成果~
放涼以後,蓋起鋁蓋,包上麻布,綁上布條,印下院子的印章。搖身一變,變成送禮自用2相宜的好物。 圖中的布丁罐頭即為"外帶款",尺寸大概是醬瓜罐的大小,這麼大罐還可以假咖顧呢。再選張和紙,綁上麻繩和瓶中信,可愛優雅的日風小禮就出現摟~
- Feb 14 Thu 2008 15:39
Dessert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